Wikimedia Taiwan/Scholarship/2023 Wikimania/HuwacBasaw1234

From Meta, a Wikimedia project coordination wiki

報告人[edit]

  • 稱呼:Walis Huwac
  • 用戶名:HuwacBasaw1234

報告內文[edit]

行前目標[edit]

Qnpruhan Seediq Wikipidiya 賽德克族維基百科社群業已於 2021 年正式成立,在我們的第一年(在這筆快速基金的支持下),我們的目標是提高認識、參與和建立賽德克語數據庫。並使更多族人朋友參與和書寫我們賽德克語文字。

  • 為了掀起寫國內族語的運動,便開展宣導活動:透過國際參與的經驗看見全世界各國,對於擁有南島語系語言國家的社群維基百科現況,並了解我們的優點,以及向其他社群學習的地方,進而改善我們Seediq Wikipidiya 不足之處。
  • 為了增加參與度,讓我對維基基金會整體組織能更完整的了解。
  • 透過國際參與結識了不僅於台灣維基百科各個社群的維基人,也認識更多全世界各地為了自己語言努力的人們,聆聽他們的故事,也分享我的的故事。

參與場次及心得[edit]

Recording voices and local languages with Lingualibre

法國 Lingua Libre 是「語音圖書館」的網站,與維基媒體共享資源合作,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錄製自己國家的語言,尤其是世界各國不同腔調更直得使用這個工具,保存自己的語言。例如:目前台灣的國家語言包括(原住民族語言、客家話、閩南話),是瀕臨危險的語言中好狠用的一個網站。記得在台灣也遇到過 Hugo,他對台灣原住民各類族語的保存表達強烈的熱忱,他說:『族語 除了文字書寫的傳承以外,各個方言別的口音、音韻,更應該錄音保存』, 尤其老人家在講族語的聲音,一定跟現代年輕人講族語的口音有不同,因此可以藉由錄音保存的方式保存,讓未來族語的 口音部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變了調。
這讓我想起,現在在賽德克語維基百科中,用戶只能引用其他語言的參考文獻來開發文章的內容,因為在網上能看到的賽德克語文檔顯少。第一手知識很重要,因此,我們計劃建立一些直接由賽德克人講述的在線文檔(當然是賽德克語)。將在賽德克部落進行多次採訪,隨後由族語老師進行逐字稿再將所有音頻或視頻文件和文稿,將被轉錄成 pdf 文件並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帶有賽德克語描述)。基於這些新的賽德克的文檔,我們相信賽德克維基百科的文章質量可以得到提高。只不過因為技術上的操作不易,我們所採集的影片還不知道怎麼上傳,但聽到 Hugo 的分享,讓我感受到這個工具簡便多了,也許我們可以先從這個語音圖書館著手操作。

排灣語維基媒體用戶組

目前台灣原住民族語維基百科社群有五個(附圖1)排灣人是台灣原住民族。排灣語維基媒體用戶組於 2021 年正式成立,跟我們賽德克組同一年成立。宗旨在聚集排灣語用戶,以提高整個維基媒體運動的意識、使用和內容創作。
他們的分享讓我最感動,並且有機會我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是,他們的報告使用雙語(排灣語、英語)展現了台灣原住民族語排灣語的美麗。在一個語言削弱的世代,我們很努力地復振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甚至只要一有機會就是要把我們的語言說出來給大家聽,只要願意說就不會被忘記,才能永續傳承下去,但排灣社群做到了~明年我也將用這樣的形式,說給大家聽。
排灣社群跟我們社群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的人口比我們賽德克族多很多,所以在組織運作上意見分歧,會比較難達成共識,憑藉意志力和熱忱,讓他們有這樣的意志力做到今天這樣的成 果,語料採集、影像紀錄及增加詞條,真的是我們能學習的標竿。換言之,賽德克族維基百科社群,人口少組織能力強,所以在很多重要決策共識過程中會比較順利,而我們的社群也是進而逐漸壯大,未來將會有更棒的發展。

海報展

在海報展分享自己海報的過程中,遇到突厥語維基媒體專案,設計他們海報的專門插畫家,進而認識了她的的組織運作,突厥語維基人使用者組成立於2019年10月16日,在維基媒體專案中聚集了突厥語貢獻者,每年他們組織的突厥馬拉松,增加了維基媒體專案中突厥文化資產的數量,更新了現有的文化資產,並透過製作知識共享許可內容為歷史做出貢獻,2022年,他們也將組織各種國家和國際活動,他們將繼續以自由許可的方式將我們的文化遺產傳給子孫後代。
在與各國維基人分享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各國原住民族語言流失的狀況和我國很相似,尤其馬來西亞的維基人在聽取我們分享的過程中,他很有感的分享了很多有關他們馬來西雅原住民族3語言使用的現況。但讓我們都感動的事,在這麼一個少數人在使用的語言裡,仍有這樣的一群人在努力著保存我們千古流傳的美麗文化和語言。讓後代子子孫孫可以透過維基百科平台看見我們這些人所寫下來的故事。
參與海報展除了觀摩其他社群所做的事以外也是互相學習,與各社群溝通的機會,進而也能夠清楚明白基金會的組織架構和能夠善用的工具。

議程四名稱

議程四心得

議程五名稱

議程五心得

議程六名稱

議程六心得

議程七名稱

議程七心得

總結[edit]

總結

對國內社群的建議事項[edit]

看見各社群的努力推廣、互助、學習的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到不孤單。讓我能夠到國外宣傳自己的語言文化,以及我們社群運作的方式和困境,心中由衷的感謝。
在原住民族維基百科社群,快速蓬勃發展的時刻,要如何擁有更健全的組織團體,如何延續並壯大,甚至是擁有更多的使用者編輯者使用,我想這是未來各社群的困境,當然萬事起頭難,應該一步一步克服難關。 我認為族語社群的建立,建議台灣的協會可以協助輔導我們更多。在技術指導上,因為老時說我們缺乏這類人才來鞏固我們維基百科平台的活躍。
我想這樣不斷招募會培育不同的人才,知道維基百科使用的方式,而能有更多編輯志工加入。然後維基百科更健全了,後代子孫將來參考的點擊率和使用率將會大幅提升,可信度也更加提升了。

其他分享[edit]

其他分享